记者观察:实现精准交互是关键所在

 发布时间:2022-12-09    

实习记者 杨雨萌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我国新市民已达3亿人,并已成为城市建设的新生力量。在城市金融服务的“角落”,新市民还面临着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诸多困难。对此,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引导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从各方面逐步降低差异化,让新市民在他乡如故乡。

其中,商业健康保险与新市民群体息息相关。在政策指引下,保险业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积极创新适应新市民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许多灵活就业的新市民仍缺乏足够的健康保险保障。近年来,外卖行业、快递行业从业人员遭遇的交通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灵活就业人员与平台公司之间的赔偿责任的认定和分摊也频频引发社会热议,家政、维修、快递、网约车、废品回收、外卖、主播等众多灵活就业形式在提供了工作机会的同时,也给健康保险的展业带来了挑战。

其一,灵活就业使得保险公司在数据积累和产品精算上的难度大大增加。部分蓝领工人工作风险高,保险公司难以获得对应的风险数据基础,缺乏用工场景数据,保险分散风险的“大数法则”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的保险产品,可能让保险公司面临亏损风险。

其二,研发针对新市民的健康保险产品后却找不到购买者,难以触及新市民用户市场。不少新市民缺乏基础的社保,保险意识淡薄,忽视了健康保险的保障作用。

如何实现同新市民客户群体的交互?这成了展业关键。不少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建立同新市民的“桥梁”,与需求精准对接。例如, “新市民雇主责任险”等险种,以新市民的雇主为投保人,为新市民提供了包括身故伤残、意外医疗、误工费、营养费、第三者责任等保障,解决新市民群体在工伤保障方面的难题。

但在平台化的岗位形式外,新市民中还有着创业者、临时工等接触难度更大的人群,如何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实现提供更具针对性、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也是今后保险业探索的着力点。(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